別讓翻譯拖累你!用 LLM 打造「永動機式」的軟體本地化流程

由 DForD Software 於 2025 年 10 月 8 日發布


在現代軟體開發中,我們追求「快」和「可靠」,於是有了 CI/CD(持續整合/持續部署)這套標準流程。但你有沒有想過,當程式碼飛速前進時,我們的「翻譯」跟上了嗎?很多時候,翻譯成了那個拖慢產品全球發布的瓶頸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打破這個瓶頸,讓大型語言模型(LLM)加入你的 CI/CD 流程,打造一個真正「持續」的本地化工作流程。

我們的夢想:讓翻譯「自動發生」

什麼是「持續本地化」?想像一下這個畫面:開發者剛寫好一個新功能,裡面有幾句要給使用者看的話。他一提交程式碼,系統就自動抓出這些話,丟給 AI 翻譯,然後把翻譯好的各國語言版本打包好,變成一個新的「拉取請求」(Pull Request)出現在同事面前,等著被審核。整個過程行雲流水,完全不用手動交接。這就是我們的目標——讓翻譯變成一件自然而然、不值一提的小事。

「最理想的本地化,就是讓它在你專注開發時,悄悄地、自動地完成。」

如何讓 LLM 成為你的翻譯「永動機」?

想實現這個夢想,你需要讓懂翻譯的 LLM 工具和你的 CI/CD 流程「接上頭」。整個魔法是這樣運作的:

  1. 字串「抓漏」專家:首先,系統要能自動找出程式碼裡所有新的或修改過的文字。這可以透過一個小工具或一段腳本來完成,每當有人提交程式碼時,它就自動執行。
  2. AI 翻譯官上線:抓出來的文字會立刻被送到 LLM 那裡進行翻譯。你可以選擇市面上的 AI 翻譯服務,也可以用自己架設的模型。
  3. 自動「歸檔」:翻譯好的文字會被自動放回對應的語言資源檔裡,整整齊齊。
  4. 建立「審核通知」:最後,系統會自動建立一個包含所有更新檔案的「拉取請求」,通知你的團隊來做最後的確認。這樣既保證了自動化,又有人工把關,完美!

這樣做,好處多多!

一旦你打造了這樣的自動化流程,你會發現:

  • 速度變快了:產品能更快地推向全球市場,搶佔先機。
  • 人力省下了:再也不用花大把時間手動管理翻譯文件了。
  • 品質提升了:翻譯永遠跟得上最新的程式碼,再也不怕使用者看到沒翻譯的文字或過時的內容。
  • 反應更靈敏了:能更快地回應全球使用者的需求和回饋。

把 LLM 整合到你的 CI/CD 流程中,就像是為你的本地化工作裝上了一台「永動機」——快速、高效、又可靠。這不僅能幫你省錢省時,更能讓你的全球使用者享受到更棒的產品體驗。而像 Quicki18n 這樣的工具,就是為了讓這一切變得盡可能簡單,讓你馬上就能享受到「持續本地化」帶來的好處!

返回部落格